创客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部分(第2页)

这一年还有第一诞生。

6月16日,我国第一家保险经纪公司——江泰保险经纪在北京揭牌。之后,6月29日、7月26日,长城保险经纪和东大保险经纪分别在广州和上海成立。至年底,有30多家保险代理公司、5家保险经纪公司获准筹建。

不过,相当长的时间内,中介都未能成为主力军,更和其承担保险营销转型的期望相去甚远。保险中介的真正价值要等待一家名为“泛华”的中介公司上市,以及数家PE资本投资另外几家保险中介之后,才被市场于蓦然间发现。

10月,面对脚步声越来越近的WTO,保监会一口气批准了四张有“瑕疵”,只能合资的寿险牌照——民生人寿、东方人寿、生命人寿和恒安人寿。

围绕这四家公司,中国寿险市场又一次上演了激烈的资本暗战。东方人寿更因为深陷金融巨鳄德隆,至今尚未开业,几乎成为“牌照标本”;更使得坚持其中的职业经理人,“出师未捷身先死”。

与资本同舞的还有北京的同城“德比”兄弟,新华和泰康。8月30日,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向苏黎世保险公司、国际金融公司、日本明治生命保险公司等外资机构招募24。9%股份的协议在上海签署。

泰康不甘落后,11月21日,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宣布其海外募股落幕,海外股东包括瑞士丰泰人寿保险公司、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有限公司等,泰康人寿的资本金因此达到20亿元,超过新华的16亿元。

中资保险公司引入外资,表面“三得利”:资金、技术和公司治理。但是为话语权和分配权的博弈,可致三种可能结局:上局,众股平等,和谐治理;中局,一股独大,稳定向前;下局,祸起萧墙,纷争不断。

引入外资之后的泰康,取上中局;而同城的新华,却得下中局。颇有意趣的是,这两家同时开业公司之间的“德比”,跨过20世纪,至21世纪的第四个年头才彻底分出高下——泰康胜出。

胜出的泰康,宛如小乔初嫁。

2008年,泰康挟2006、2007年A股市场的“暴利”,以雷霆万钧之气势,喊出了“越洋计划”,即规模上超过一直稳居第三的太平洋人寿,成为中国第三大的寿险公司。但是,功败垂成,2008年8月之时,年轻气盛的泰康却因为投资型产品的规模与结构失衡,而被监管部门“轻轻地”敲打。

年轻的投资型保险,对于中国保险行业而言,或许是饮鸩止渴。

投资型保险,饮鸩止渴?

1999年开始,面对降息之痛,以及巨额利差损,三大公司各自寻找突围方向。

不约而同地,三大公司都推出了“保险保障偏低,投资风险部分或者全部由投保人承担”的投资型产品,成为各家公司“上规模、冲保费”的利器。同是投资型产品,三巨头的偏好不同:国寿最保守,选择分红(1);平安最激进,借助投连;太保则居于中游,启用万能。

不同的风险选择,亦选择了各自的命运。长远而言,这类产品,尤其是一次性缴费的趸缴产品,成为保险行业可持续增长的一剂毒药。

表6…1 投资型寿险产品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无一例外,投资型产品都以火爆开头。

2000年,太保开发了国内第一款万能寿险——“太平盛世·长发两全保险”,该产品以其缴费方便、保障灵活、投资保底等卖点,切中市场的需求,仅四个多月,保费收入就达5。3亿元。截至2006年,该万能账户累计资金已超过30亿,2006年平均结算利率达到6。5%。而参与开发首款万能险的陈尉华,后来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2007年),上海金融系统的唯一奥运火炬手(2008年)。

但是,中庸的万能并不是最火爆的创新产品。

1999年10月,平安推出国内第一个投资连结保险,其热销情况一度让竞争对手中国人寿各省市场频频告急。

根据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的统计,从1999年起,平安(市场份额42%)就超过中国人寿(37%)成为上海市场的霸主。到2001年,中国人寿的份额更是惨跌至23%,而平安寿险的市场份额已经升为51%。

面对平安的压力,中国人寿何去何从?

中国人寿内部争论激烈。有亲历者称,当时任中国人寿产品开发部总经理李良温(李后来成为中国人寿主管精算和产品开发的副总经理),坚决反对推出投连险。

中国人寿产品开发部副总经理彰井泉曾吐露选择分红险的缘由:“1999年寿险经营形势严峻,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七次下调,保监会出台了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规定,中国人寿也推出了系列保障型产品,但市场不认可。经过市场调研,中国人寿将产品创新的重点定位于分红保险。”

2000年年中,国寿个险渠道开卖第一款分红险——国寿千禧理财,拉开国寿著名的“分红险风暴”。其风头远远胜过了传统型的保险产品而成为新宠。

本质上,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的一种保险。

全国市场看,2001年分红保险实现保费163。03亿元,占全年业务保费收入的46。57%。保监会亦专门点到:“寿险分红险产品已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再接再厉,2001年7月,国寿开发了银行渠道销售的国寿鸿泰两全分红保险,并于当年9月份推向市场。在到年底不满3个月的时间里,便成功实现保费收入49。4亿元的好成绩。

部分国寿分公司更是迭创神话。例如,山东省仅鸿泰产品一项就创下10天创收保费10。5亿元纪录,而经济相对落后,位于西部的陕西省也在短短的7天时间实现收入保费7。5亿元的奇迹。

事后统计,2002年上半年,国寿鸿泰实现保费收入340。8亿元,而当时中国人寿的全部保费收入不过733亿元,该险种实现的保费收入占公司全部保费收入比例接近一半,成为有据可查的销售最多的单一寿险产品之一。

国寿鸿泰的卖点突出,迎合了当时的市场需求——保本,免税(免交利息税),红利回报,上不封顶,保险保障(死亡风险保障),等等。

分红险极大地放大了国寿的规模。2002会计年度,中国人寿分红保险业务保费收入共计人民币666。8亿元;截至2007年10月底,七成业务为分红险的中国人寿总资产已突破1。23万亿元,可运用投资资金已超过1万亿元。

继国寿鸿泰之后,中国人寿先后推出国寿鸿祥、国寿鸿鑫、国寿鸿瑞等系列分红保险,业内称之为国寿“鸿系列”。通过“鸿系列”分红保险,中国人寿一举扭转了节节败退的颓势,并小胜平安一筹。

从2001年下半年起,资本市场低迷、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下降,误导行为终于导致投连险的退保风波,平安备受挫折。到2004年2月份,根据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的统计,在上海寿险市场上,中国人寿的份额重新上升为32。3%,平安降为28。75%。

不过,中国人寿并没有获得全胜。这批主要以五年期为主的分红险,将导致2007、2008年中国人寿面对最大的支付洪峰。

另外一面,分红险的分红难言满意。一位网友于网络上“晒”的数据称,2002年2月,该网友购买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应为“中国人寿”)营销员推荐“只赚不亏的好产品——

热门小说推荐
修真位面商铺

修真位面商铺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

超凡世界

超凡世界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VIP。全订阅可入,要验证。普通。(ps已经完本神卡...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