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章 地方志及其他记载(第1页)

一、地方志中有关韩娥的记载

1、清咸丰《阆中县志》

这是阆中市有关韩娥的最早记载,见于清咸丰年间出版的《阆中县志》,相对于该县志一个页码:

韩娥事载明史刘惟德为之立传较史加详,亦有典史小异者。传云:娥姓韩,元四川盐运司副使韩新泽之孙处士韩成之女也。母王氏,生娥于元至正乙酉。甫三岁失怙,七岁失恃。育于叔父韩立。遭元季之乱,岁丙申,盗贼蜂起,劫夺货财,掳掠妇女,无所惮。叔母杜氏度娥不物色,得叔父母已不能议矣。娥且以实告,指其头痕,仰天痛哭。叔父母亦哀其艰苦,将以白金赎之。王万户谓娥叔曰:“是子罗甲之子,安得为汝之女侄?”事闻有司召媪视之,曰:“室女也。”万户乃受白金还之。叔父以娥归戍士马复宗,生男一人女二人。娥夫妇既没,二男女俱存。洪武奄有全蜀,王万户入京,朝授礼部郎中,致仕还蜀,以闻于蜀邸。王召见,赐宝钞五锭褒之。士君子亦多为诗文褒美。永乐七年冬十二月,余使蜀,方处士韩太和,立之子,娥之弟也。以其详诣余诵之。余喜娥贞烈且孝,作《韩娥传》。刘生曰:“韩娥少孤,遭时多艰,受叔父母一言,微服处军中七纪,人莫辨其伪女。譬之执玉驰马,马骤而玉不玭;捧盈升车,车摇而盈不溢;善于执捧故也。亦由洞洞属属之心,坚似金石。故能保其身,归于马氏。娥有三善焉,智也,贞也,孝也。”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娥之谓也。

2、新都木兰乡、镇志

《新都县木兰乡志》1983年版、《新都区木兰镇志》2011年版依据刘惟德《韩娥传》,对韩娥的事迹作了专节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二、其他记载

1、李义让《新都名人》第31页《蜀中花木兰韩娥》,《新都历史文化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2、李加模《平畴绿野》第108页《四川的花木兰韩娥》,《新都文史》第21集,新都区政协文史委编辑,2008年版。

3、李全中、严善林《新都木兰庙会的变迁》,见《四川客家民俗文化》,刘义章、陈世松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以上文章都是依据《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九·列女一》所编写的,比较简略,但有可靠的历史依据。

4、李泽明所撰《蜀中花木兰韩娥》,见《新都历史文化丛书·新都掌故》第5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本文依据刘惟德《韩娥传》所写的,较详细。

5、专题片《印象阆中·蜀中花木兰》。

阆中市广播电视台社教中心摄制的专题片《印象阆中·蜀中花木兰》,分上下两集,用大量的篇幅、可靠的史实和民间口述,讲述了韩娥一生的主要事迹。

6、省科普作协科考队成果。

2007年,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科考队在新都区木兰山实地考察中,发现了清乾隆时代和嘉庆时代维修“木兰寺”的碑文。科考队经过考证和查阅历史文献后确认:“蜀中木兰”韩娥确有其人,她出生于阆中,在成都长大、从军,在新都出嫁生子。韩娥效仿花木兰女扮男装从军抗元,被川人尊为“蜀中花木兰”,是四川人民心中永远的巾帼英雄。

7、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载:

“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

8、《蜀中花木兰·韩娥传》。

宋森林所着《蜀中花木兰·韩娥传》未公开出版,他依据清咸丰年间出版的《阆中县志》所载韩娥事迹以及民间传说,对韩娥的事迹进行了文学性的记叙。

9、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元史专家陈世松先生的考证

韩娥的原型始载《明太祖实录》《明氏实录》和刘惟德的《韩娥传》。《明史》所载韩娥事迹,全文加上标点,共107字:“贞女韩氏,保宁人。元末明玉珍据蜀,贞女虑见掠,伪为男子服,混迹民间。既而被驱入伍,转战七年,人莫知其处女也。后从玉珍破云南还,遇其叔父赎归成都,始改装而行,同时从军者莫不惊异。洪武四年嫁为尹氏妇。成都人以韩贞女称。”(参见《明史》卷三百一《列女一》,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7693页。)成书于清康乾之世的《明史》,共记录有二百六十五个忠孝、节烈妇女的故事,这些人物在明代被誉为“贞女”,韩娥排在全国贞女的第九位。在《明史》编修之前,韩娥的事迹早已通过刘惟德撰的《韩娥传》而得到传播。刘惟德,明初人,籍贯、生卒年、仕履情况不详,仅知他曾经于永乐七年(1409年)十二月使蜀,在成都听韩娥的堂弟韩太和讲述韩娥的传奇事迹,令他深受感动,故回南京朝廷后即撰写了这篇《韩娥传》。刘惟德以明初人记明初事,出自他笔下的人物故事应该是真实可信的。《韩娥传》后被杨升庵收入《全蜀艺文志》,于嘉靖年间刻印发行,从此这一故事广为传颂。《明史·列女传》所记述的贞女韩娥的生平事迹,将嫁“马氏”误为“尹氏”,讳言韩娥的家世;对其从军后随万户王起岩征战云南,返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叙南,在成都与叔父韩立相认,后嫁归戍士马复宗等事迹,语焉不详;另外对蜀王召见的事迹也省略不记。《明史》所记述的故事虽然有这些缺陷,但是影响却远在《韩娥传》之上。

需要提及的是,韩娥在明代不仅以“韩贞女”扬名于世,而且还有人将其比作历史上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如明嘉靖甲辰(1544年)进士陈士元,在其《名疑》一书中引《余冬序录》云:“国初,保宁韩贞女,伪为男子服,从军征云南,可比古之木兰。”(参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可见,韩娥的花木兰形象流传至今,起码已有将近五百年的历史了。

不过,由于明初人讳言元末明初事,故刘惟德《韩娥传》在记述韩娥易服为男子的时代背景上,多所含混忌讳。如称贞女易服是乱世的产物,只言“盗贼蜂起,劫夺货财,掳掠妇女”,不言“盗贼”为谁;另外,《明史》所谓“贞女虑见掠”,笼统归结于“元末明玉珍据蜀”,这显然是有悖于史实的。根据史事考证,此处的“盗贼”与忌虑的对象,并非明玉珍,而是李喜喜所部“青巾军”。

李喜喜原为刘福通红巾起义军的一员战将,他在率军西征陕、甘失败后流入四川境内,变质易旗,改名为“青巾军”。该部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自甘南攻入川西平原,一路所向披靡,沿途烧杀抢掠,掳掠妇女,无恶不作,各地妇女多有被逼自尽者。为正视听,我曾撰有《元末“青巾军”入蜀考——兼释重庆〈玄宫之碑〉》一文(载《四川文物》2006年第4期),复原了这段历史真相。韩娥“易服总角”、女扮男装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明史》记载说,易服后的韩娥在明玉珍据蜀期间,“被驱入伍,转战七年”。如果将这一经历理解为直接投奔明玉珍大夏军队,这也不是历史真实。《韩娥传》委婉指出,易服后的韩娥曾经有过“负戈而往”,足见其投入明玉珍军队之前,还经过了一番曲折。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她可能先前被“青巾军”抓在军中服役,到了至正十八年(1358年),当李喜喜部被明玉珍军击溃以后,其部才为明玉珍所收编。只是到了这时,韩娥才改而归属明玉珍部,其后也才有跟随明玉珍军队远征云南的事迹发生。清人王颂蔚在《明史·明玉珍传》中考证说:明玉珍据蜀,遣万胜等分道攻云南,“不言玉珍破云南事,意当时韩氏所从,或指万胜耳”。(参见《明史考证攗逸》卷三十五,民国嘉业堂丛书本。)可见早在清代,史家即已考证清楚,韩娥之从征云南,是在明玉珍的部将、统军主帅万胜的指挥下进行的,至于韩娥的顶头上司“万户王起岩”,不过是万胜所率领的三路征滇大军中的一员战将而已。

10、范华银着《蜀中木兰·韩娥传奇》,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

韩娥的故事脉络是:七岁成孤儿,适逢农民起义战争,女扮男装以自保,先后被青巾军和元军所掳做马夫,辗转加入红巾军,拜罗甲为义父,从士兵到将军,曲靖反拙招亲,叙南又拜堂成亲,成都府身份暴露,辞官回乡孝亲,为和平四处奔走,在乡惩恶扬善,相夫教子耕读传家,忠孝立身。

喜欢剑隐红装女侠韩娥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剑隐红装女侠韩娥

热门小说推荐
鹿鼎风流记

鹿鼎风流记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

修真位面商铺

修真位面商铺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风流英雄猎艳记

风流英雄猎艳记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