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84部分(第1页)

'13'当时唐高宗有命令,征辽部队中逃亡的军士,在规定期限内不自首或自首后又逃亡的,本人要处死,妻子儿女要没收入官府为奴婢。太子上表,以为:“这样追查起来,人数太多:有人因生病赶不上队伍,畏惧而逃亡;有人因外出打柴草被敌人俘虏;有人在渡海时落水失踪;有人深入敌方阵地被杀或受伤。因军法严厉,同队的人怕一起获罪,即报告他们逃亡,战争中没有时间去核实,直接根据队长的通报,转告军士所属的地方官府,他们的妻子儿女即被没收入官府,情状实在值得哀怜。《书经》说:‘与其杀无罪的人,宁可对不守正法的人失于治罪。’恳切希望对逃亡之家,免除籍没发配的处罚。”唐高宗听从他的意见。

'14'甲戌,司戎太常伯姜恪兼检校左相,司平太常伯阎立本守右相。

'14'甲戌(二十四日),唐朝任命司戎太常伯姜恪兼检校左相,司平太常伯阎立本守右相。

'15'是岁,京师及山东、江、淮旱,饥。

'15'本年,京师长安及崤山以东、江、淮流域发生旱灾,出现饥荒。

二年(己巳、669)

二年(己巳,公元669年)

'1'春,二月,辛酉,以张文为东台侍郎,以右肃机、检校太子中护谯人李敬玄为西台侍郎,并同东西台三品。先是同三品不入衔,至是始入衔。

'1'春季,二月,辛酉(十二日),唐朝任命张文为东台侍郎,任命右肃机、检校太子中护谯县人李敬玄为西台侍郎,一并同东西台三品。这以前同三品不列入官吏的正式阶位,从此开始列入正式阶位。

'2'癸亥,以雍州长史卢承庆为司刑太常伯。承庆常考内外官,有一官督运,遭风失米,承庆考之曰:“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容色自若,无言而退。承庆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无喜容,亦无愧词。又改曰:“宠辱不惊,考中上。”

'2'癸亥(十四日),唐朝任命雍州长史卢承庆为司刑太常伯。卢承庆常考核朝廷内外官员,有一名督运官,因除中遭遇大风而损失了粮食,卢承庆考核他说:“监运损失粮食,成绩中下。”这位官员神色自如,没有说话就退出。卢承庆看重他气度不凡,改评为:“非人力所能及,成绩中中。”这位官员这时既没有高兴的样子,也没有说感到渐愧的话,卢承庆又改为:“荣辱不惊,成绩中上。”

'3'三月,丙戌,东台侍郎郝处俊同东、西台三品。

'3'三月,丙戌(初八),东台侍郎郝处俊任同东西台三品。

'4'丁亥,诏定明堂制度:其基八觚,其宇上圆,覆以清阳玉叶,其门墙阶级,窗棂楣柱,柳,皆法天地阴阳律历之数。诏下之后,众议犹未决,又会饥馑,竟不果立。

'4'丁亥(初九),唐高宗下诏规定明堂制度:基部为八角形,屋顶为圆形,覆盖上与天同色的瓦,门墙台阶、窗棂横梁柱子、柱上的方木、梁柱间的斗拱等的数目,都仿照天地阴阳律历的数目。诏令下达后,朝臣们的议论仍未取得一致,又遇饥荒,最后没有建成明堂。

'5'夏,四月,己酉朔,上幸九成宫。

'5'夏季,四月,己酉朔(初一),唐高宗来到九成宫。

'6'高丽之民多离叛者,敕徙高丽户三万八千二百于江、淮之南,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之地,留其贫弱者,使守安东。

'6'高丽百姓不少人反叛唐朝统治,唐高宗下令迁移三万八千二百户高丽居民到江、淮以南,以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地区,留下贫弱户守卫安东。

'7'六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7'六月,戊申朔(初一),出现日食。

'8'秋,八月,丁未朔,诏以十月幸凉州。时陇右虚耗,议者多以为未宜游幸。上闻之,辛亥,御延福殿,召五品已上谓曰:“自古帝王,莫不巡守,故朕欲巡视远俗。若果为不可, 何不面陈,而退有后言,何也?”自宰相以下莫敢对。详刑大夫来公敏独进曰:“巡守虽帝王常事,然高丽新平,余寇尚多,西边经略,亦未息兵。陇右户口雕弊,銮舆所至,供亿百端,诚为未易。外间实有窃议,但明制已行,故群臣不敢陈论耳。”上善其言,为之罢西巡。未几,擢公敏为黄门侍郎。

'8'秋季,八月,丁未朔(初一),唐高宗发诏令,定于十月去凉州。当时陇右空虚,朝中议事的人多认为皇帝不宜巡行该地。唐高宗知道后,于辛亥(初五)来到延福殿,召集五品以上官员,对他们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巡行境内的,所以朕想巡视边远地区风俗。若真的不可行,为何不当面陈述,而背后有议论,这是为什么?”自宰相以下谁也不敢答话。只有详刑大夫来公敏进言说:“巡行境内虽是帝王常事,但高丽最近才平定,残余敌对分子还不少,西边的治理,军事行动还未停止。陇右户口零,天子所到之处,需供应的东西繁多,实在不易办到。外间确有私议,只因圣明的命令已下达,所以群臣才不敢面陈意见。”唐高宗赞赏他的话,因此西巡的计划作罢。不久,提升来公敏为黄门侍郎。

'9'甲戌,改瀚海都护府为安北都护府。

'9'甲戌(二十八日),唐朝改瀚海都护府为安北都护府。

'10'九月,丁丑朔,诏徙吐谷浑部落就凉州南山。议者恐吐蕃侵暴,使不能自存,欲先发兵击吐蕃。右相阎立本以为去岁饥歉,未可兴师。议久不决,竟不果徙。

'10'九月,丁丑朔(初一),唐高宗下诏令,迁移吐谷浑部落到凉州南山。议事的人恐怕吐蕃侵犯,使他们不能生存,想先发兵攻打吐蕃。右相阎立本以为去年歉收发生饥荒,不可动兵。议论长时间没有结果,终于没有迁移吐谷浑部落。

'11'庚寅,大风,海溢,漂永嘉、安固六千余家。

'11'庚寅(十四日),刮大风,海水外溢,永嘉、安固县冲没六千余家。

'12'冬,十月,丁巳,车驾还京师。

'12'冬季,十月,丁巳(十二日),唐高宗回到京师长安。

'13'十一月,丁亥,徙豫王旭轮为冀王,更名轮。

'13'十一月,丁亥(十二日),唐朝改封豫王李旭轮为冀王,改名李轮。

'14'司空、太子太师、英贞武公李寝疾,上悉召其子弟在外者,使归侍疾。上及太子所赐药,则饵之;子弟为之迎医,皆不听进,曰:“吾本山东田夫,遭值圣明,致位三公,年将八十,岂非命邪!修短有期,岂能复就医工求活!”一旦,忽谓其弟司卫少卿弼曰:“吾今日少愈,可共置酒为乐。”于是子孙悉集,酒阑,谓弼曰:“吾自度必不起,故欲与汝曹为别耳。汝曹勿悲泣,听我约束。我见房、杜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荡覆无余。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葬毕,汝退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先挝杀,然后以闻。”自是不复更言。十二月,戊申,薨。上闻之悲泣,葬日,幸未央宫,登楼望车恸哭。起冢象阴山、铁山、乌德山 ,以旌其破突厥,薛延陀之功。

'14'司空、太子太师、英贞武公李世病重,唐高宗将他在外地的子弟全部召回京师,让他们服侍他。唐高宗和太子赏赐的药物,李世就服用;他家子弟为他请医生,他都不让看病,说:“我本是崤山以东的种田人,遇到圣明君主,位至三公,年纪将近八十岁,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寿命长短有定期,哪能再向医生求活命!”一日,李世忽然对他弟弟司卫少卿李弼说:“我今天稍好些,可以设酒席共同高兴一番。”于是儿孙全都聚齐。酒席将散时,他对李弼说:“我自己知道病好不了,所以想与你们决别。你们不要悲伤哭泣,听我的安排。我看房玄龄、杜如晦平生勤苦,才能树立门户,但被不肖子孙把家业败尽。我这些子孙现在全都托付给你。我的葬事完毕,你即搬进我家居住,抚养儿孙,仔细监察他们,凡有心志不端,结交行为不正之人的,都先打死,然后报我知道。”此后便不再说别的话了。十二月,戊申(初三日),李世去世。唐高宗得知死讯后,悲痛哭泣,下葬的日子,又到未央宫,登楼目送灵车而痛哭。埋葬后所起的坟头仿象阴山、铁山、乌德山,以表彰李世破突厥、薛延陀的功劳。

热门小说推荐
超凡世界

超凡世界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ps已经完本异世之虫族无敌神卡神魔系统神魔无双机械神皇)...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鹿鼎风流记

鹿鼎风流记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修真位面商铺

修真位面商铺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